48歲女演員梁佑南出道多年,演過多部連續劇,八點檔如《飛龍在天》、《親戚不計較》、《風水世家》,都能看到她的身影。但近日她的身體抱恙,在臉書貼出眼睛布滿紅血絲的照片,模樣看來頗嚇人,醫生告訴她是微血管破裂,恐是「眼中風」警訊,讓她警覺要開始注意健康。
梁佑南在臉書中自述,某天早上醒來,「被鏡中的自己嚇了一跳,沒有發生任何事情,也沒有撞到,更不可能是被打,」眼睛莫名布滿血絲,嚇得她趕緊就醫。但檢查眼壓正常、無外傷,醫生判斷可能是微血管破裂。
這次事件讓梁佑南注意到應該調整作息時間,有充足睡眠,並牙週治療試著讓自己放鬆、不要胡思亂想,加上配合醫師點眼藥水,經過3、4天休息,紅眼情況好轉許多,也讓關心她的粉絲放心不少。
(圖片來源:康健知識庫)
單眼視力下降、一片黑 留意眼中風
但梁佑南的「紅眼」事件也再次讓人們注意到「眼中風」的危險性。由於視網膜動脈血管阻塞缺血,使氧氣和養分供應中斷,會造成單眼突然發生無痛性的視力減退或喪失。陳瑩山曾撰文整理出「腦中風三部曲」,眼中風便是其中之一。
●首部曲─中風族群的控制不良:如三高(血糖、血壓及膽固醇高)、血管硬化(如高齡者)、抽煙、喝酒、肥胖、缺乏運動及有中風家族史者。現代人幾乎都會受到這些危險因子的波及,也往往因為現實生活的壓力與緊湊,使得危險因子很難好好控制。
●二部曲─結膜下出血的紅眼症、短暫性缺氧發作、眼中風:一旦危險因子控制不佳,時間拖長演變成慢性,有些病患就會有第二部曲眼睛的症狀表現。
牙周治療,分成以下幾個階段:
1.非手術性治療:目的是要清除牙齦上與牙齦下的牙結石,及進行牙根整平,使用的工具包括超音波洗牙機和牙周刮刀,必要時在治療前會進行治療部位的局部麻醉。
2.手術治療:通常於非手術性治療後一個月,會再對全口的牙周情況重新評估。手術治療的過程和非手術性治療差不多,也是於門診局部麻醉下即可進行,主要差別是我們是在將牙齦翻開的情況下進行牙結石清除。有些齒槽骨破壞的情況可以在手術中利用骨粉填補,配合放置再生膜隔絕上皮細胞及牙肉的結締組織,使破壞的齒槽骨和牙周韌帶能有重新再生的機會,這就是牙周再生手術。最後進行手術區的縫合。
3.定期追蹤:牙周病患者通常於治療後的第一年會每三個月回診追蹤一次,主要目的是要確認牙周狀態的穩定程度和患者口腔清潔的情況。
其中,短暫性缺氧發作時,病患會感覺眼前像關窗簾一樣,從上到下一片漆黑,數分鐘後視力又漸漸恢復。眼中風病患最常見的主訴則是無痛急速的視力下牙齦美容降,有時候睡個午覺醒來,就發現眼前一塊或整片看不見,而且數天仍不恢復。
●三部曲─腦中風:當出現眼部症狀時,除非造成病患失明不可恢復,否則只有單眼受創,病人依舊四肢活動自如,往往忽視這種眼部的警訊,最終就會造成不可挽回的腦中風。
眼中風年輕化 心血管系統不健康
陳瑩山在文中指出,受到飲食精緻化及三高年輕化的影響,近年來眼中風的發生年齡有下降趨勢,臨床上甚至看到高中生、大學生發生眼中風的病例。眼睛中風雖然不會演變成腦中風,但由於眼睛中風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成員,仍代表著心血管系統的不健康。
美國和英國的研究分別顯示,眼中風的病人發作後,一年內腦中風機率約2%,3~5年內腦中風的機率約15%。陳瑩山牙周病也提到,當病患被診斷出眼中風,根據統計,5年內,大約4個眼中風的病患會有1人腦中風。
因此,當發生眼中風,陳瑩山常告訴患者:「一則以喜,一則以懼。」懼的是又多了一個腦中風的危險因子,產生腦中風的危險機率又提高了;但應正面思考,眼睛中風只會單眼局部視力受限,這是老天爺用來警告有這些危險因子的病患,必須加強積極治療,否則將來再次眼中風、甚至罹患腦中風的機率就大增了。